当前位置:首页>专业群评估>P1专业群构建>1-1目标定位
 
[1-1] 11.关于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
日期:2018-10-30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

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

各处室、两系一部:

加强专业建设,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、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,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、科学发展、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,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。为贯彻落实国家、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、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根据《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学校决定启动我校"十三五"期间现代化专业群(以下简称"现代化专业群")建设工作。现就推进各地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  一、指导思想
  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,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,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,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,主动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,主动迎接"一带一路""中国制造2025""互联网+""大众创业万众创新"等战略机遇,进一步推进专业结构调整,着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,特别是专业群集聚发展水平,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现代化专业群,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。
  二、建设目标
  力争在2020年之前,建成2个校级专业群,1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。
  三、建设原则
   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、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的、专业基础相通、技术领域相近、工作岗位相关、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集合。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坚持以下基本原则。
   (一)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。依托产业办专业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,是我们的根本任务。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原则,不断增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。要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,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业特色,本着同一区域院校间特色发展、错位发展、差别化竞争的理念,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。
  (二)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。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注重发挥品牌专业的辐射功能和影响效应,以现代农业、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品牌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,带动相关、相近专业的共同发展,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,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。
  (三)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。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注重凸显、放大"群"效益。要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,利用专业之间的互为促进、互为带动、互补共享的关联性,对专业群所涉及专业的组织管理、师资配备、教学资源、硬件设施、校企融合等进行整合,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,拓宽服务面向,增强社会适应性,增强办学活力。
  (四)有利于形成育人特色。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面向人的发展的原则。要以育人为核心,以专业群建设为纽带,以专业群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为依据,优化课程体系,优化实训项目。在突出岗位必备能力培养的基础上,加强专业群通用能力的培养,增强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,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,拓宽学生的岗位适应性,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   四、建设要求
  (一)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,结合实际,合理组建专业群。两系要对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进行统筹规划,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契机,进一步优化区域专业结构,增强服务能力。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充分发挥行业带动优势、重点建设专业声誉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,实事求是地合理规划专业群建设。要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。
  (二)围绕专业群建设需要,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群。专业群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既有共性,也有差异性;既有相互依赖的特点,也有相对独立的特性。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领域,对上述因素进行深入研究,科学甄别,在此基础上,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,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群。要充分利用专业群拓展的职业空间以及跨专业、跨学科知识技能的相互交融,着力建设多个专业彼此联系、相互渗透、共享开放的教学资源,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。
  (三)依据专业群教学需要,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整合教师资源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。要依据现代化专业群教学需要,把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组合,使不同专业特长、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优势互补,并通过校企"互聘、互兼"双向交流机制和教师团队合作机制,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、专业群认同意识、教学经验丰富、实践能力强的"双师型"队伍,提升专业群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,满足专业群中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。
  (四)结合"互联网+"新形势需要,提升专业群建设信息化水平。应创设专业群建设网络平台,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。要以方便学生学习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,建设涵盖教学设计、教学案例、教学录像、视频资料、教学评价、师生互动、微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。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,重点开发模拟工艺、模拟操作、模拟实训等数字化资源,体现实用性,增强趣味性,使专业群网络平台成为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,成为师生共享的、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。



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

2016年3月
  


 
常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专业群建设